图为黄帅金(中)在龙山县中医院临床科室开展气管插管培训。
团结报9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石 流 通讯员 杨 杰)9月10日,在龙山县中医院宿舍,记者见到了来自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年轻医生黄帅金。
走进黄帅金的宿舍,一股饭香扑面而来。客厅一角,玩具散落一地,1岁2个月的小女儿正在黄帅金怀里撒娇,她一边抱着孩子,一边与住在长沙的4岁大女儿视频连线。视频中,大女儿正兴奋地讲述着幼儿园的趣事,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
这份平静的幸福背后,是这位医术精湛的医生带孩子奔赴山区的艰难,是母女分离的牵挂,是一个家庭的辛苦守候。
2023年11月,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引导年轻医生下到龙山县等偏远基层援医。对此,黄帅金坦言,当时心中充满了挣扎。“要是来援医,老二才五个月大,老大要上学,家中只有身体不好的婆婆一人照料,年迈的父母在宁乡老家,丈夫从事媒体工作,加班是常态,无暇顾及家庭。家中需要我照顾的地方太多了,去还是不去?”“当时真的很纠结。”
选择援医并非易事。翻阅许多资料后,她了解到龙山县医疗资源匮乏,医疗条件相对落后,许多患者难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她最终雇请一位保姆同行,带着当时只有五个月大的小女儿,义无反顾地来到偏远山区。她说:“救死扶伤是医者的职责,更是我作为一名党员义不容辞的担当。”
黄帅金的决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也让龙山县中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倍感欣喜。
到龙山县中医院后,黄帅金被指派为肺病二科、急诊科的医疗业务指导。白天,她看病、查房,晚上则经常加班,为该医院各科室开展培训、抢救病人。一天到晚扑在一线的黄帅金,根本无暇顾及孩子,五个月大的孩子全靠保姆照料。
黄帅金还专门对本地多发疾病进行研究,将培训重点聚焦在医护人员的急诊急救技能提升上。她不仅耐心指导医护人员操作,还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同时还注重对医护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
来到这里不久,黄帅金便遇到一名78岁的老年患者。老人患慢性呼吸衰竭症多年,肺功能极差,遇到季节反差,极易反复咳嗽,引发呼吸困难,需佩戴无创呼吸机才能生活。针对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症状复杂等问题,黄帅金结合辨证结果,为患者开具中药处方,初服四付,患者病症即有明显缓解,再服七付后,患者便脱离了无创呼吸机,享受到正常生活。突然而至的幸福,让老太太高兴得不得了,逢人便夸:“长沙来的黄医生真厉害,治好了困扰我多年的病!”
“黄老师虽然是女同志,但吃得苦、耐得烦,在她的指导下,全院的急诊急救、规范化诊疗、中医辨证论治等工作都有了跨越式发展!”龙山县中医院业务副院长彭耀南介绍道,“大家都感谢她。”
黄帅金在龙山县中医院的辛苦付出,不仅赢得了医院上下的敬佩,也赢得了当地患者的认可和赞扬。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作为医者的仁心与大爱。
“记得有一次,我接诊了一位初中辍学女生,她患有重度哮喘,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缺乏关爱,内心孤独悲观,对未来非常迷茫。”黄帅金回忆道,“我发现她的心理问题比身体问题更严重,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一定不会好。于是我给她制定了心理疏导+药物治疗+中医康复理疗方案,半年下来,她的病情得到了康复,心理也恢复了阳光,本学期已正常入学。”
黄医生在援医过程中,发现该医院的儿科急危重症救治能力较为薄弱,便主动向原单位汇报,申请选派一名儿科专家来此援医,这让龙山县儿科诊室的难题迎刃而解,也为龙山地区儿科病患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对口扶持及黄帅金等援医人员的倾情付出下,该县中医院各项工作持续进步,急诊急救操作显著规范,急诊急救能力全面提升,医疗投诉、纠纷比率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而这位带娃援医的医生,在接到自己父亲肝功能衰竭急需手术的电话时,却依然坚守在治疗一线,诠释着作为一名医生的使命与担当。完成工作后,才追上最后一班回长沙的高铁,赶至父亲病床前。
在龙山这片土地上,黄帅金正在用青春与汗水,诠释着何为“医者”责任,何为“党员”使命,她将继续在这片山区医院里书写独属于她的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