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新闻】孙中亮:推开了一扇厚重之门一一参观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5-10-14 10:16:39 信息来源:中药创新药物研究所 作者:孙中亮

  近日,有幸应邀参观享誉中医药行业内外的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当我们一行随陪同的彭艳梅副所长踏入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院史馆时,仿佛推开了一扇连接时空的厚重之门。空气中弥漫着若有似无的药草香,像是无数先贤智慧的余韵,引领着我们开启了这场跨越68年的湖南中医药寻根征程。

  在展馆内透明的玻璃柜上,泛黄的《脾胃论注释》和《传统老年医学》,静静陈列在柔和的灯光下,格外引人注目,仿佛《黄帝内经》中“上工治未病”的五个字,也在这里力透纸背,瞬间将中医“防大于治”的智慧精髓凝练呈现。接着,陈列研究院创始人及各位研究专家的手稿笔记本以及治疗方案和刚劲有力的手写处方,从字里行间,能想象出这些研究专家们深夜挑灯伏案时专注的神态。这些泛黄的纸页,记录的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一代代中医药研究者对生命的敬畏与探索,对人类的莫大贡献!

  来到药材标本展区,数百个透明玻璃罐中的药材,仿佛在无声地述说着故事。标签上工整的字迹标注着采集年代,有些标本的年纪比我们的父辈还要年长。在几张陈旧的照片里,看到磨损严重的制药器具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导览员动情地介绍,这是研究院一代一代中医药专家曾使用过的器具,上面每一道划痕,都见证过无数个挑灯夜战的科研时刻。我仿佛看见,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代一代的中医药科研人员,正是用这些最朴素的工具,叩开了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大门。

  让我动容的是“抗疫纪事”展处,从1950年代的手写防疫方案,到2003年抗击非典的处方原件,再到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湖南方案”,不同年代的档案整齐排列,诉说着中医药在每一次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担当。

  玻璃展柜里,一份大约1972年的科研记录详细记载着研究人员在自己身上试针的经过。“为求一穴,甘受千针”。这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让观者无不动容。

  在现代化研究成果展区,传统与现代化,完成了一场精彩对话。显示屏上,经络循行的动态示意图与分子结构图交相辉映,揭示着银针艾灸背后的科学机理。一台台互动设备,让我体验了一次智能抓药熬药,只需动手点击台面,就可按“君臣佐使”的顺序抓药投入熬药砂罐,开始升火熬制。这正是古老智慧在新时代绽放的光芒。

  离开展馆时,夕阳正好。回望这座承载着湖湘医脉的建筑,我突然理解了什么是“守正创新”。这里守护的不仅是古籍秘方,更是一种观天察地、师法自然的医学哲学;创新的不仅是制剂技术,更是让千年智慧适应当代生活的转化能力,中医药的博大精深!

  这次参观让我明白,中医药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化石,而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生命智慧,湖南中医药的研究及其走过的历程,毫不夸张地说是祖国中医药的缩影。那些发黄的手稿、磨损的药碾、严谨的记录,都在诉说着相同的一个真理:真正的传承,是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

  走出院史馆,带着对生命的重新理解,我感觉自己不仅是个参观者,更成了这场千年祖国中医药对话的一次有幸参与者。

  2025年10月10日晚

  (作者 孙中亮 系广州朗姿赛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朗姿赛尔医院高级医疗顾问、广东省珠海灏睿科技公司指导专家与医疗高级顾问)

 

  编辑|青   囊

  一审|肖德华  张湘卓

  二审|正   培

  三审|周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