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时病五十二方》第三十五周:唇风

发布日期:2025-09-22 10:25:35 信息来源:中医基础研究所 作者:尹勇

  写在前面的话:

  本书将时令节气和不同体质相结合,旨在为读者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指明方向。出现不适请您及时就诊,接受专业医师的治疗,避免自行用药。

  1、本周历法解析

  【2025年9月29日——2025年10月5日】

  本周节气:

  秋分节气第二、三候。秋分第二候蛰虫坯户,蛰伏的小虫藏在洞穴中,并用沙土将洞穴封盖用以避寒;秋分第三候水始涸,天气干燥,降水量减少,湖泊逐渐干涸。此时温度下降,天气干燥。

  运气分析:

  本周处于乙巳年五之气,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太阴湿土,岁运是金运不及。本周处于秋分节气,天气开始越加干燥,自然界呈现一派肃杀之象。受到运气的影响,主气相对不足,客气太阴湿土占据主位,湿邪依然强盛。

  本周病症:唇风(脾虚血燥)。

  病证分析:

  唇为脾之外荣,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受五运六气影响,本周湿邪、燥邪仍然强盛,湿盛困脾,此时脾胃虚弱。若饮食温燥,则伤及阴液,则脾胃损伤更甚。此时燥邪伤阴动火,湿盛困脾,脾火外蒸则易发为唇风。

  2、中医学有关辨识

  同第 2 周唇风(阴虚血燥)的“二、中医学有关辨识”的内容。

  3、调养与防治常规建议

  本周高发的唇风属于脾虚血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养防治。

  1.情志调养

  注意情志调养。本周湿邪、燥邪相兼,唇风发作时容易出现昏沉、烦躁的状态。调养情志,保持心情舒畅,戒焦戒躁,有利于疾病早日恢复。

  2.起居调养

  保持唇部湿润,每日用温水轻轻清洁唇部,尽量减少唇部暴露在寒冷、干燥等环境中。同时可以使用无刺激性的唇膏或甘油等保湿产品。过敏体质的人,可以选择使用香油或蜂蜜涂抹嘴唇,以达到保湿的作用。饭后用清水洗唇,避免使用餐巾纸等可能含有化学成分的物品。戒掉舔唇、咬唇、撕扯干皮等不良习惯。

  3.饮食调养

  禁食辛辣、刺激、过冷、过热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生姜等。辛辣、刺激之物会刺激唇部,加重唇炎症状。

  4.运动调养

  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唇风患者可以选择一些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八段锦、瑜伽等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对唇部的刺激。运动出汗后,唇部也容易变得干燥,运动时适量饮水,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有助于缓解唇部干燥的症状。

  5.中药或中成药建议

  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唇风患者可以选择一些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八段锦、瑜伽等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对唇部的刺激。运动出汗后,唇部也容易变得干燥,运动时适量饮水,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有助于缓解唇部干燥的症状。

  6.穴位建议

  合谷穴、曲池穴、足三里穴、内庭穴,每日按揉 15 分钟,以酸胀为度。

  4、现代医学的认识

  现代医学中的慢性唇炎大多可以参考中医学的唇风进行辨治。慢性唇炎是唇炎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指发生在唇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唇部长期而持续的肿胀、糜烂、渗出、干燥、脱屑等,患者自觉灼热、疼痛,或有不同程度的痒感。病程迁延,反复发作。

  流行病学:

  本病男女均可发病,青少年较多见,老年人少见。

  临床分型及主要表现:

  1.慢性脱屑性唇炎

  慢性脱屑性唇炎常累及上下唇红部,以下唇为重,全唇红可见轻度脱皮或细鳞屑。鳞屑可为单层或层层叠加。患者自觉干燥难忍,常自觉或下意识地撕剥鳞屑,撕脱鳞屑的唇部可有渗血面或充血面,由此易出现继发感染,此时患者有疼痛感、胀痒感。

  2.慢性糜烂性唇炎

  唇红部糜烂、渗出,形成黄色薄痂,有出血后会凝结为血痂,有继发感染时会结为脓痂。痂皮脱落后形成出血性疮面,继之又结痂,反复发生,使唇红部肿胀或慢性轻度增生,局部刺痛或灼痛,颌下淋巴结肿大。慢性糜烂性唇炎也可由慢性脱屑性唇炎发展而来,唇部干裂出现细小或深的纵裂沟,继发感染后有脓性分泌物,有明显疼痛感。唇红部以糜烂为主,但不超出唇红缘。患部可有暂时愈合,但常复发。病程持续数月至数年,经久不愈。

  治疗方法:

  1.局部处理

  用生理盐水、小苏打水、复方硼砂溶液于唇部湿敷。禁止舔唇、撕剥鳞屑;不使用容易引起过敏的润唇膏。

  2.维生素类药物

  维生素 A 可改善上皮代谢,减少鳞屑。

  3.糖皮质激素

  病情严重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液等有助于促进愈合,减少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