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本书将时令节气和不同体质相结合,旨在为读者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指明方向。出现不适请您及时就诊,接受专业医师的治疗,避免自行用药。
1、本周历法解析
【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20日】
本周节气:
小暑节气第二、三候。小暑第二候蟋蟀居宇,蟋蟀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小暑第三候鹰始鸷,老鹰也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喜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体现了自然界暑热、暑湿之亢盛。
运气分析:
本周已经非常靠近大暑,同时处于乙巳年三之气,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厥阴风木,岁运是金运不及,风火相煽之下,湿热之邪愈发强盛。湿热侵袭人体则易表现为湿热阻滞经络。故整体呈现湿热互结、痹阻经络的状态。
本周病症:痹证。
病证分析:
上周的小儿夏季热,主要是小儿受暑邪侵袭,肺胃阴伤所致。与小儿相比,成人的卫外功能较为强盛,湿热之邪不会直入内在脏腑,而会侵袭人体浅表的肌肉关节经络。且由于成人夏季摄入烧烤、啤酒较多,容易在体内产生湿热。内外湿热相加,则易发为痛风。平素喜食肥甘厚味,且有爱好吃烧烤、喝啤酒者,以及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相关病史的患者尤需注意。
2、中医学有关辨识
中医学认为,痹证是以肢体关节、筋骨、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及活动障碍为主症的疾病。
病机:
同第 4 周肩臂痛“二、中医学有关辨识”的“病机”的内容。
证治分类:
同第 4 周肩臂痛“二、中医学有关辨识”的“证治分类”的内容。
3、调养与防治常规建议
本周高发的痹证属于风湿热痹,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养防治。
1.起居调养
本病的发生多与气候和生活环境有关,平素应注意防风、防寒、防潮,避居潮湿之地。改善工作环境,避免久处湿地,感受风寒湿邪。对于在水下或潮湿环境中作业者,平时应注意多晒太阳,防寒保暖,加强锻炼,养护正气。
2.饮食调养
注意饮食调节,饮食清淡、营养均衡,避免膏粱厚味及生冷寒凉食物的摄入。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痛风患者应少吃嘌呤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脏,紫菜、海苔、鲭鱼、贻贝、生蚝等;从中医的角度看,痹证患者要少吃无鳞鱼、糯米类制品,白酒、啤酒,这些都是容易化生湿浊的食物,人体过量摄入后,湿浊便会阻滞经络,影响气血的运行进而发生痛风。
3.运动调养
要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项目,确定运动强度、时间。首先推荐骑自行车运动,这项运动关节受力比较小,以肌肉受力为主;另外快步走、慢跑、做广播操、打乒乓球等,比较适合痛风患者。竞技性强、运动剧烈、消耗体力过多的项目,如快跑、长跑、足球、篮球、滑冰、登山等,则不适宜痛风患者。对于痛风慢性关节炎期的患者,关节不能过分地运动以避免出现劳损,运动带来的创伤对痛风关节炎是非常不利的。
4.中成药建议
风痛安胶囊:功效为清热利湿、活血通络,适用于风湿热型痛风患者。
5.穴位建议
肩痛取肩髃穴、肩贞穴及压痛点;
腕痛取阳池穴、外关穴、合谷穴;
肘痛取合谷穴、手三里穴、曲池穴;
膝痛取膝眼穴、阳陵泉穴;
踝痛取中封穴、昆仑穴、解溪穴、丘墟穴等。
睡前每穴按揉 15 分钟,以酸胀为度。
4、现代医学的认识
现代医学中的结缔组织病、骨关节疾病、痛风等疾病大多可参考中医学的痹证辨治,本周以痛风为例进行介绍。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导致的一组多基因遗传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以及在病程后期出现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
流行病学:
痛风多发生于男性,并与遗传相关,且南方比北方患病率高,痛风发病率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呈正相关。
临床分型及主要表现:
痛风分为原发性痛风、继发性痛风和特发性痛风三大类,原发性痛风属于先天性疾病,继发性痛风由其他疾病或药物作用导致,特发性痛风没有明显病因。无论哪种痛风,临床表现都分为如下 3 个阶段。
1.无症状期
本阶段患者无明显不适,临床表现只有血尿酸升高。
2.急性关节炎期及间歇期
本阶段患者出现部分关节红、肿、疼痛,好发于单侧第 1 跖趾关节,并可反复出现急性关节炎症状,如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关节剧痛;数小时内受累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3.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
本阶段患者出现痛风特异性表现痛风石,痛风石大部分发作于关节、跟腱以及耳郭等部位。慢性关节炎表现为受累关节非对称性不规则肿胀、疼痛,并随病程延长发作频率及时间均有增长。此外,痛风可影响肾脏,引起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石病和急性肾衰竭。
治疗方法:
痛风的治疗需要生活方式的干预,必要时手术治疗;本书主要介绍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
1.尿酸排泄促进剂
尿酸排泄促进剂可以抑制肾小管的重吸收而增加尿酸排泄。代表药物有苯溴马隆。
2.尿酸合成抑制剂
尿酸合成抑制剂可以抑制氧化酶阻断嘌呤转化为尿酸。代表药物有别嘌醇、非布司他。
3.抗炎镇痛药物
抗炎镇痛药物在痛风急性期用于减缓症状,代表药物有秋水仙碱。
4.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为目前治疗痛风的一线用药,代表药物有依托考昔、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布洛芬、美洛昔康等。
5.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为目前治疗痛风的二线用药,上述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使用。代表药物有泼尼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
6.碱性药物
碱性药物可以减少尿中的尿酸,代表药物有枸橼酸制剂、碳酸氢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