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本书将时令节气和不同体质相结合,旨在为读者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指明方向。出现不适请您及时就诊,接受专业医师的治疗,避免自行用药。
1、本周历法解析
【2025年10月6日——2025年10月12日】本周节气:
秋分节气第三候、寒露节气第一候。秋分第三候水始涸,天气干燥,降水量减少,湖泊逐渐干涸。寒露第一候鸿雁来宾,鸿雁列队南迁,以躲避即将到来的严寒。
运气分析:
本周处于乙巳年五之气,主气为阳明燥金,本周燥邪依然强盛。主运少金,客运太火,客运太火刑伤主运少金,肺阴不足。
本周病症:咳嗽(内伤,肺阴亏虚)。
病证分析:
肺主气司呼吸,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受五运六气影响,本周燥邪仍然强盛,金气不足,燥邪更易伤肺阴。肺气以降为顺,燥邪伤肺,肺气不降反升,发为咳嗽,以干咳为主。平素肺阴不足者(口干、咽痒、易上火),教师、销售等需要大量语言交流的职业尤须注意。
2、中医学有关辨识
同第 32 周咳嗽(外感,风燥伤肺)的“二、中医学有关辨识”的内容。
3、调养与防治常规建议
本周高发的咳嗽属于肺阴亏虚,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养防治。
1.情志调养
精神保持愉悦、恬淡。精神情志变化会影响脏腑气机,保持精神愉悦恬淡有助于气血运行、增强人体正气,有利于疾病恢复。
2.起居调养
保持适宜的湿度,可使用加湿器调整室内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开窗通风。干咳患者应戒烟并避免长时间处于吸烟环境中,吸烟(含二手烟)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干咳症状。
3.饮食调养
干咳患者在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同时,可以适当多吃滋润肺阴的食物,如梨、蜂蜜、银耳等。
4.运动调养
在运动过程中,注意适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同时要注意控制呼吸,避免过度用力或憋气。尽量保持平稳的呼吸,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干咳患者应该选择低强度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或瑜伽等运动。避免高强度的运动,防止干咳症状加重。咳嗽剧烈时应减少运动以休息为主。
5.中药建议
麦门冬汤:功效为滋养肺胃,降逆下气;适用于肺胃阴虚证。
6.穴位建议
列缺穴、合谷穴、太溪穴,每日按揉 15 分钟,以酸胀为度。
4、现代医学的认识
咳嗽是现代医学急性气管 -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本周的咳嗽以干咳为主,故以急性气管 - 支气管炎为例进行介绍。
急性气管 - 支气管炎是由生物、理化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急性气管 - 支气管黏膜炎症。
流行病学:
多散发,无流行倾向,年老体弱者易患。
临床分型及主要表现:
本病症状主要为咳嗽和咳痰,常发生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所致。
1.症状
通常起病较急,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初期为干咳或少量黏痰,随后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伴痰中带血。咳嗽、咳痰可延续 2 ~ 3 周,如迁延不愈,可演变成慢性支气管炎。伴支气管痉挛时,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胸闷、气促症状。
2.体征
患者可无明显阳性表现,或在两肺闻及散在的干、湿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治疗方法:
1.对症治疗
咳嗽、无痰或少痰,可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镇咳。咳嗽、有痰而不易咳出,可选用盐酸氨溴索、溴己新、桃金娘油化痰,也可雾化祛痰。较常用的为兼顾止咳和化痰的复方甘草合剂,也可选用其他中成药止咳祛痰。发生支气管痉挛时可用平喘药如茶碱、胆碱能阻滞剂等。发热可用解热镇痛药对症处理。
2.抗生素治疗
仅在有细菌感染证据时使用抗生素。一般咳嗽 10 天以上,细菌、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鲍特菌等感染的概率较大,可首选新大环内酯类或青霉素类药物,亦可选用头孢菌素类或喹诺酮类等药物。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推荐服用阿奇霉素 5 天,克拉霉素 7 天或红霉素14 天。多数患者口服抗生素即可,症状较重者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少数患者需根据病原体培养结果指导用药